最新资讯
越式法包的变奏
日期:2019-08-26

越南文Bánh mì翻译成中文是面包的意思,约定俗成,Bánh mì亦成了越式三文治的代名词。 2011年Bánh mì更被纳入《牛津英文词典》,泛指用越式法包夹着肉类、腌菜、辣椒等馅料而成的越式三文治。Bánh mì的出现无疑是源于法包(baguette) ,但它之所以能风行至今,绝对是拜越南人因时制宜、就地取材的本领所赐,地地道道。

 

以面包作主食的法国人,在统治越南期间把面粉和法包带到越南,但因价格高昂, 起初法包只限法国人才有能享用。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居于越南的法国人被急急征召回国充军抗敌,商人唯有以极低廉的价钱把囤积在仓库内各式各样的外国食材售卖予本地人家。就这样,习惯吃米饭粉面的越南人终能初尝法包滋味。

 

传统法包vs 越式法包

饮食文化大不同!硬得像棍子一样的法包,少一点牙力都难以招架,不是人人喜爱。再者,面粉当时是西方产物,价格不低,而越南的热带气候并不适合小麦生长,越南人无法自行种植小麦来降低面粉成本。如此这般,法包顶多只能风靡一时、难以久存,但善于就地取材的越南人把难题逐一击破,促使越式法包的诞生。面粉短缺,越南人尝试用粘米粉自行研制做法包的配方。他们发现用上100%粘米粉时,因米粉本身欠缺麸质(gluten),面包难以发醇成形亦毫不松脆。改用50%面粉和50%粘米粉,不但能改善发酵烘焙的效果,同时能降低成本。改良后的配方既保存法包原有的酥脆外皮和金黄色泽,亦能使面包内层变得柔润松软,成就真正外脆内软的可口美味,富口感之余亦避免上颚受罪。

 

慢食拼盘vs街头快餐

法包的传统食法是把涂酱和配料分别置于餐盘上,再徐徐地按喜好和食量,把法包切成小段并自行涂上牛油、肝酱,配搭风干的火腿、冷切肉片和芝士享用,从容不迫。起初,越南人尝试仿效法国人吃法包的方法,但店家发现这样一来运转速度不够快,食客往往要在小店外等候良久,而且对普遍是劳动阶层的越南人来说,这种慢食文化也略嫌奢侈了。小店在制作越式法包时,把动辄长达60厘米的法包改成只有约20厘米长的一人份量;把牛油、肝酱等外国食材改成自家制且廉价的蛋黄酱和猪肝酱,把西式火腿、冷切肉片改成自行研制的越式火腿、猪牛鸡肉,甚至豆腐;再把香味浓郁且带咸、甜、酸味的芝士改成香草、芫茜和腌制过的酸甜萝卜丝。为了尽量调低价格,小店可谓费煞思量,他们不但把法包的长度缩短和全面改用本地食材,他们更减少肉类的比例并加入青瓜、椒丝、细葱等蔬菜作填补,令越式三文治成为一款价格相宜、口感丰富的地道美食。小店一般会把馅料膨湃的越式三文治用纸张裹起来,套上橡皮筋再放进胶袋,方便食客外带或边走边吃,风味十足。

 

(商场周记 - 香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