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勿赶绝基层小贩.促消费利社会
日期:2017-02-17

香港是全球最富有和繁荣的城市之一,而香港的经济金融处于全球的发展的前端。不过,正由于香港的经济高度集中和外向,无论是因为人力物质或其他资源不足的关系,却并非每一个香港人都能参与这些经济活动;如何为这些不能参与所谓的「正式经济」(Formal Economy)的香港人,开拓一些空间,让他们在所谓的「非正式经济」(Informal Economy)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来说,小贩摆卖是非正式经济的经典例子。小贩摆卖是陪伴着不少香港人成长的集体回忆,二次大战后,大量移民从内地涌到香港。部分人因学历不足,又或语言不通,在正式经济中未能找到就业机会,因而转到非正式经济,成为小贩寻求出路。当时香港大众市民普遍收入不高,小贩卖卖便宜的日常用品就最适合他们不过。有需求、有供应,小贩摆卖自然应运而生。可是自70年代,政府开始以阻街、噪音、卫生问题等理由逐步取缔小贩行业,并取消发牌(除了前几年复发的极少数牌照之外)。于是,持牌小贩数目由1980年代末的2万名大幅减少至现在约6,000名。

 

小贩属于小区经济发展(Community Economy Development)的一部分,有其重要性。小区经济发展是希望解决全球化导致低下阶层的贫穷、失业、环境等问题。以小贩为例,它对小区经济发展主要有两大贡献。第一,为低下阶层提供就业及消费的机会。第二,累积社会资本,即指增加小区之间人与人的关系、信任,及作为历史与文化的保育等等。

 

现时,政府其中一个现行方案是要把小贩迁到新建的公众街市去。这种硬把小贩由非正式经济转到正式经济去未必可行。小贩之所以成为小贩而非经营店铺,就是因为本身未能负担昂贵的租金。而且,尝试把所有人纳入正式经济,以为就等于解决非正式经济的问题,其实就等于扼杀了非正式经济的生存空间,并非一个长远妥善的政策。

 

其实,政府可以参考外国纽约及悉尼的例子,寻找新出路。其中可以考虑重新大规模签发流动小贩牌照,但同时限制小贩不能在特定区域(甚至可以考虑是特定时段)摆档,以及禁止在售卖相同货品商店附近摆档等。而纽约的流动小贩牌照多达6,000个,是香港的十多倍,亦印证出上述做法的可行性。为方便管理,政府也可以参考悉尼的做法要求小贩要透过智能电话软件报告摊文件位置,以供人员执法,也可以收宣传功效,更能推动本港智慧城市的应用。

 

当我们看到小贩摆卖和行人争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反射式的反对小贩摆卖,而更应该问,为甚么香港的城市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会把行人的空间挤到再没有立足之处;因此,解决的方法,是从交通和城市设计入手,而非把小贩摆卖的空间也赶尽杀绝。当我们问,可不可以「俾条路行」的时候,也可不可以问问怎样「俾条路」这些基层的小贩,在繁华的都市中,行出一条能自食其力的生存之路呢?

 

(商场周记 - 香港组)